笔趣阁 > 都市职场 > 重活之我的新人生 > 第六章 赚钱的门路!

“妈,你算一下,一百块的话,我们一趟能赚二十,一千块就是两百。跑一趟尚海顶多两三天,跑个两三次,我们就能赚差不多一千块,一年种田也存不下来这么多钱!”

    听到汪礼霖的话,要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作为农民,汪光华和徐秀兰自然知道种田多么的不赚钱。可是他们没有其他的门路,也没有什么本钱,根本找不到其他赚钱的办法。汪礼霖这一次跑了趟尚海,赚的钱甚至是种田一年下来的结余都不止!

    汪光华有些担心,钱不好赚,“假如有风险了怎么办?你这趟运气好……”

    “爸,有文件的,而且国家发了那么多国库券,不收完肯定这个生意能一直做。”讲那么深奥不行,必须简单直白,“这个生意现在能做,以后大家反应过来了就没这么赚钱了。我这趟去尚海,一大堆人在倒卖国库券了,银行也敞开收。”

    这倒不算假话,聪明人不只是汪礼霖一个,甚至汪礼霖也只是因为重生的先知先觉而已。

    徐秀兰会担心,她的胆子不算很大,“那会不会是投机倒把?”

    这也不怪徐秀兰,她也算是经历过特殊时代,所以对于一些运动心有余悸。而且这几年虽然政策放开了不少,可是也不算很稳定,很多人的观念也没改过来。

    汪礼霖当然知道这些,所以小声说道,“这个国库券是不记名的,你拿过去就换。我们偷偷的去倒卖,不出风头,也就没人知道我们是谁。小心点、低调点就好,趁机会赚一笔钱,以后我们家有了存款,以后读书学费、盖房子也就不用担心了。”

    养两个儿子有多少负担,汪光华和徐秀兰越来越清楚了。而且他们也没打算让儿子读完初中就去打工或者学手艺,他们知道种田多苦,所以更加希望儿子们以后能出息一些,跳出农门找个轻松点、体面些的工作,这就是他们的追求。

    汪光华和徐秀兰还是有很多担心,不过汪礼霖半真半假的说了一大堆。说到底还是汪礼霖赚到的钱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心动。

    汪光华带着八百块钱和汪礼霖一起出发了,家里需要存些钱,那是留着应急以及汪礼霖兄弟两个的学费。这一次汪光华跟着一起去尚海,就是要看看汪礼霖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汪礼霖站在储蓄所外面,看着父亲去兑换国库券。有些担心,因为他的父亲只是一个庐州都没有去过的农民,没有多少见识。

    “还行,他们说马上去喊家里人把国库券送来,让我等一下。”汪光华松了一口气,赶紧跑出储蓄所对汪礼霖说道,“说的是一百换七十七,划算吗?”

    汪礼霖看着有些小心的父亲,心酸但是立刻眉飞色舞的说道,“还是我爸厉害,我找他们换的时候不知道多麻烦!我觉得肯定划算,八百块钱的都换出去,我们能赚两三百!”

    换好了国库券,父子两个连忙赶完庐州。

    看着儿子老练的去买车票,看着儿子轻松的找到站台,汪光华有些感叹儿子到底是长大了。第一次坐火车的汪光华根本搞不清楚里面的门道,要不是儿子带着,他肯定手足无措。

    没有座位,所以父子两个霸占着火车的车厢连接处过道,“爸,这里能抽烟,你要抽烟就抽好了。车上许多人在吹牛,也有小偷,我们就说走亲戚。”

    汪光华连忙点头,压低声音小声说道,“这个我晓得,国库券在你身上。你要睡觉就和我说一声,我到时候不睡。”

    没有实名制,违禁品检查也几乎没有,汪礼霖感叹现在的乘坐火车是多么轻松。

    火车‘哐当、哐当’了一晚上,将近十三个小时的车程让汪光华、汪礼霖父子有些精神疲惫。但是一路还算风平浪静,顺利到了尚海。

    知道需要给父亲信心,所以汪礼霖老练的带着父亲多跑几家银行寻找信心,让他看看行情。汪礼霖知道,这样才会让父母彻底放心,让他们彻底的把握住这一次的国库券行情。

    指着熙熙攘攘的银行,汪礼霖半真半假的小声说道,“许多人都是倒卖国库券的,有些就是跑庐州了。我脸嫩是小孩能哄人,他们半真半假说了,有些专门跑穷地方去收,那里的国库券便宜。他们生意做的很大,有些一下收好几万国库券来换钱。”

    汪光华心动不已,也期待不已,“那好,我们先把钱换了。”

    汪礼霖拽住父亲的手,小声说道,“这家不划算,我上次来问的时候,他们这里的最便宜。我们再去其他银行看看,找最贵的那家卖掉国库券。”

    知道儿子说的都是真的,汪光华自然连忙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情还是不要瞎出主意比较好,看起来大儿子更清楚这里面的一些门道。

    又是成功的一次国库券异地倒卖,再一次赚了将近三百!

    汪光华很激动,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赚钱原来这么轻松。只需要熬两个晚上就好,一次就能轻松的赚个两三百!

    “爸,我们以后多买点国库券,一趟最好不要超过一万。我们不玩那么大,我们就捡点小钱。”回程没买到坐票,父子两个继续坐在车门旁聊天,“虽然这个生意很多人做,但是太出风头不算很好,我们大不了每次少赚点。”

    汪光华也连忙点头,枪打出头鸟的俗语他还是知道的,而且他也很知足。一次能赚两三百,在他看来很多了。不要说两三买,跑一次能赚二三十,他也跑的飞快。

    汪礼霖这样的担心不算没道理的,虽然以后会有大佬做几十万、几百万的国库券生意,但是据说这里绝大多数的人也遇到了不少麻烦。政策大方向是没问题,可是汪礼霖也清楚,好像也就是这么两三年能做这个生意,甚至越来越难做。

    赚的少,但是赚的少有赚的少带来的好处,还是不要出风头比较好。

    虽然疲惫,可是精神很好。能赚钱当然是好事,也包括汪礼霖觉得自己这一次算是让父母可以少再为钱操心,可以让家里的存款暴增。运气好的话,资本的‘原始积累’都会有。

    看着丈夫和儿子拎着猪肉回来,在家里担惊受怕两天多的徐秀兰放心了。

    “赚了三百多!”汪光华压低声音,从口袋里掏出钱小声说道,“那个国库券真赚钱,一大堆人在做。我和小霖明天再跑一趟,你再去看看能不能借点钱。”

    徐秀兰虽然开心,但是也有担心,“借钱啊?我们现在手里有一千多都不够?”

    汪光华羡慕,故意说道,“在我们前面换国库券的那个人卖了一万多国库券,你说他一趟能赚多少钱?少说一两千,那还算少的。我们累死累活种一年田,还没跑一趟尚海存的多。小霖说这个生意怕不算特别长久,也怕越来越多的人做,眼下当然要多跑!”

    徐秀兰连忙点头,她不懂这些,可是知道错过这次好机会,想要再这样轻松的赚到大把大把的钱太难太难。所以去借钱,一家借个两三百,很快就能赚回来!

    吃完丰盛的晚饭,汪礼霖忽然对父母说道,“爸,我们两个再跑几趟不要紧。我还有个把月就开学了,到时候肯定不能跑了。你一个人跑尚海也不行,要不然喊小叔跟你一起。”

    汪光华想了想,说道,“我们再跑两趟,然后我带你小叔一起去。他人老实,就怕被人套出来话。”

    “不要紧,到时候跟小叔说清楚就好。”汪礼霖笑了起来,他知道父亲肯定会有这样的心思,“这个钱来的轻松,跑熟了到时候带带小叔,他也能赚些钱。”

    徐秀兰就不高兴了,没好气的说道,“你们老汪家的就想到帮老汪家的!”

    汪礼霖连忙讨好,父亲这一辈兄弟姐妹三个,父亲是老大,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说实在的,关系很不错。哪怕是汪礼霖原本对姑父没有太多好感,可是也不得不承认姑父、小姑其实很不错。

    至于母亲这边,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大舅家里条件很困难,汪礼霖的表哥表姐四个,都是初中没毕业就在打工、瞎混,一事无成,哪怕是三十年后也是一样。姨母家两个表哥其实挺不错,大表哥虽然不读书了,不过很精明能干;小表哥,读书成绩很好,在这个中专、大专算高学历的时代考了本科。

    反正国库券是赚国家的钱,能帮亲戚一把就帮一把,谁让现在亲戚家基本条件都很一般,而且其实关系整体来说都很不错。当然,一定要保密、要以汪礼霖家为主,这才能继续做这个生意。

(https://www.mbaoge.cc/11_11037/325512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