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 秋粮

秋粮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是生活在家天下的过去社会,这平头老百姓最重要的便是赋税了。这明朝的赋税政策也很简单,一为缴纳赋税(农业税,商业税),二为接受劳役征遣。这明朝初年也太平了些时日了,大兴土木疏通会通河的日子相去已远,劳逸征遣是少了,不过这田赋对于余准家来说是少不了的了。

    明朝的赋税分三种,官田、民田和重租田。各有各的缴纳方法,余准家的属于民田,一年分作两季缴纳,夏税和秋粮。这个制度沿用千年,共和国的八九十年代仍在使用,人们将夏税称作公粮,秋粮叫做提留。民田的田税每亩三升三合五勺。明代的量制换算单位为,一石等于二斛,一斛等于五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为十合,一合作十勺。一升是1.074。这民田每亩缴纳的秋粮就是3.542市斤。如此看来陶渊明先生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便是不为五十斤粮食卑躬屈漆了。

    明朝的民田赋税并不算重,只是到了后期地主兼并大量土地,转租给农户成重租田,重租田赋税高,农民入不敷出。后人常说明朝的灭亡税收制度的失败占去了十之八九。秋收之后便有专门的朝廷人员到各个收粮点来收秋粮。

    余准成的弟弟为了今天饱餐一顿,早早就醒了,爬下床。一看见昨天捉的甲鱼不见了,十分懊恼,连忙将哥哥余准推醒。

    “哥哥,哥哥,那老王八跑了。”

    “谁?那个老王八?”余准慌忙爬起来,这才想起来老王八就是单纯的老王八,不是指的某一人。

    “跑了就跑了呗!”咱们吃螃蟹。

    “你说的倒轻巧,我还指望吃你做的霸王别姬呢。”余准成人就很不舍得到手的鸭子飞了。

    这是余家的大门应声而开,佳佳进来了。

    “好么,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起床,猪吗你是?”佳佳也走进来,边说着边去掀开余准的被子。

    这余准有裸睡的习惯,光溜溜的躲在被窝里,被佳佳突然掀开被子,整个人就赤条条的显露无疑。

    “啊!你怎么不穿衣服。”佳佳臊红了脸蛋,连忙转过身去。

    这余准还是处男一枚,尚未尝得禁果之味,更不知巴山云雨。看着眼前臊红脸,娇艳欲滴的佳佳。身体本能反应比大脑的反应要又快又清晰,胯下那不可描述之物兀地就站了起来。余准心里咒骂6该死,忙慌里慌张的穿上衣服。

    “臭死了,臭死了。”佳佳娇羞的回望,发现余准已经穿上衣服,这才转过身来,左顾而言他。

    “嘿嘿。”余准死皮赖脸的笑着。

    “收秋粮的来了,在余家大院,你快些去交秋粮吧。”

    “哦,这秋粮可就是公粮。”余准一脸认真的问道。

    “你是傻了,还是愚了,可不就是公粮,快去吧,今年收粮的人脾气可不好,早些去小心为难你。”佳佳一边往外推着睡眼惺忪的余准,一边走进屋子,一边收拾房间。

    余准走出了院子,看到院子有一台奇怪的东西,木质机器,像台机床。胡乱的洗了把脸,这才看见客厅里被昨日的老王八咬断的绳索,想起昨晚的事情心中啧啧称奇。

    “快些去吧,回来再吃饭。”佳佳从屋子里出来为余准披上了衣服。“这是什么东西?”余准指着院子里的那台机器说。

    “那是织布机。”佳佳一边笑着一边说。

    五亩地的秋粮也没有多少,二十斤不到的样子,余准背着粮食袋边去余家大院的收粮处了。

    朝廷派遣到乡间手田赋的官员,大多都是临时雇聘的,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临时工。不过此等差事油水极多,能得到这种职位想必也是地方官员的关系户。

    余家大院里已经挤满了前来交秋粮的乡亲,不同的谷物收秋粮的计重也不同,余准嫌麻烦就背了陈年的小麦,陈年的小麦品质高水分少,收粮的人自然愿意收。

    收粮的人其中一个站在台阶上高声喊农户名字,叫到名字的就上前交粮。另外一个人坐在一旁的书案旁,负责与叫上前来的人核对朝廷记录各家各户簿册上的数字是否属实。没问题之后,农户走到一旁,由另外的一人负责计重入册,流程走完后再回到书案旁签字确认。

    叫到余长贵的名字,余准抱着粮食走上前。

    “余长贵,民田五亩,秋粮一斗六升六合五勺。所交谷物为何?”收粮官员例行公事。

    “麦子。”余准答道。

    “哦?”收粮人这才抬起头看了一眼余准,这秋粮交小麦的不多。

    余准也没做回答,背起粮食便要往称重的地方去。

    “哎?还没完呢。”收粮人制止住了余准。

    “怎么哪里有问题吗?”余准颇有些不解道。

    收粮人也不做声,眼神犀利的望着余准,端详半天觉得这是个傻小子,根本不懂‘规矩’。确认之后便又换了一个表情,示意余准往书案一旁看。这书案一旁放着一只平底碗。余准仍旧不知何意。

    “规矩!”收粮人已经不耐烦了。

    “什么规矩?”余准也很认真。

    “好吧,下一个。余长贵家拒不交秋粮,上报官府。”其他几位收粮办事听到此话,神情奸佞。

    这什么意思,我这不是来交粮了吗,我是哪里遗漏了环节?余准正犯嘀咕的时候。李妈妈突然走上前来,一把抓过余准的粮食布袋,堆着谄媚的笑容:“管家莫要生气,这孩子不懂事儿,第一次交秋粮。”

    李妈妈说着便从布袋里捧出一把粮食,放道书案旁的碗里,收粮之人表情仍旧阴晴不定,不太满意。李妈妈不敢怠慢,赶紧又捧出一把放到碗里,这收粮人才勉强‘嗯’了一声,示意李妈妈去吧。

    余准还没意识到什么情况,李妈妈又打开布袋,捧了两把粮食放到称重处另一个收粮人面前的碗里。称重的人办事怠慢,称重人手里有一竹筒,从口袋里盛出的粮食每一次都特别的满当,稍有晃动粮食便会洒落。李妈妈悻悻地伸着舌头,敢怒不敢言。

    称量之人称重完毕,神气的把口袋扔到余准面前,嘴里冷哼一下,李妈妈连忙拾起口袋拉着余准去书案处签字,走出余家大院。

    “哎呦,准行啊,你是不是傻啊,那官人你如何惹得,若要真治你一个拒缴秋凉的罪,吃不了兜着走。”李妈妈教育余准。

    “李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儿啊?”到现在余准也没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收粮的明摆着要好处嘛,你这都看不出来?”李妈妈恨铁不成钢。

    余准这才恍然大悟,感情刚才自己是被贪污了啊。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想到此余准义愤填膺,心疼那两碗粮食为了苍蝇了。

    “哎,人家那官员那个不是做官的亲戚,没有关心那能得到这等好事,咱们庄稼人啊,就是劳苦的命运。只能如此啊”李妈妈叹气摇头说道。

    余准突然想起有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时代标准是人们都讲理该如此,而不是只能如此。

    黄粱不梦说

    早上在被窝里看到威四哥的留言,内心非常感动,这种感觉像当年我刚毕业的是候受到经理重视,听经理点拨。颇有些再遇伯乐的意味。总之很感谢,这个故事可能称不上故事,多数是一些乡村生活的记忆。威四哥的提议,我会虚心接受,推荐的资料我也会多多去看,感谢威四哥,起点果然藏龙卧虎。再次重申我的作家助手app,不能回复留言,一点就闪退。

    巫医觉醒http://www.mibaoge.com/0_2/  首发起点中文,作者:一代仙侠,笔趣阁正在更新中,欢迎阅读。

(https://www.mbaoge.cc/1_1420/881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