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职场 > 顶级鉴宝师 > 第141章 三个错漏

第141章.三个错漏

    蒋氏父子自然更是怒极,啪的一声,蒋瑞拍案而起:

    “这座木架根本就不是古物,连那小子自己都承认了,这一局怎能算作他胜!”

    “不错!你们这些人举手举得不约而同,我看才是有鬼吧!”

    蒋进文跟着道。

    这话直指涂文孝等人评判不公,甚至是内涵他们收了任平的好处。

    蒋瑞自然知道这事绝不可能,也听出儿子这话刺耳,但事关重大,这时也顾不得给涂文孝等人留面子,冷冷道:

    “诸位老师,我九五宫廷请你们做评审,原本是光明正大之事,即便这姓任的和瀚海行从中作梗,也一直十分克制,”

    “可若是有人因此就以为我姓蒋的软弱可欺,那就大错特错了!”

    “莫说你们诸位都是南大有名有姓的学者,即便是些招摇撞骗的下三滥之徒,也绝不容如此颠倒是非,事关声名,你们自己想想吧!”

    这话说得更直白,竟是直接威胁众人,若存心偏袒任平,就让他们身败名裂。

    众学者只听得冷笑连连,心想我们若有偏袒之心,适才就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当你刚才那场洛阳耆英会挑不出一丝毛病来?

    这父子二人真是小人之心!

    当下,由任平站了出来,面带微笑:

    “这座插山木架确不是古物,不过与今日比试有关系吗?难道刚才你们在这里摆的不也是明清朝家具?”

    “这……”

    蒋瑞闻言一滞,不知如何辩驳。

    没等开口,任平又是转向一旁的梁铮:

    “况且梁老师刚才不是说了?器物只是辅助,以考较文化为主,怎么这会儿又来纠缠我的东西是不是古物了?”

    “好小子,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此时的梁铮终于明白为什么任平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原来从始至终,包括己方的种种刁难反应,都在他意料之中。

    此子心机之深,谋划之远,绝不容小觑!

    “罢了,这局便算你们赢,接下来是第三局吧。”

    挥挥手示意蒋氏父子别再纠缠,他淡淡道。

    涂文孝目光微凝:

    “第三环节的比试名叫‘错不过三’,便是由你们双方各自从对方的宴席中挑出错漏之处,能先挑出三个的为胜。”

    说着望向梁铮,意思是这些你自然也告诉蒋氏父子了?

    梁铮只做不见,蒋氏父子却是一副心知肚明的模样。

    事实上,这第三环节的比试内容并不稀奇,任平事先也猜到一些,当下望向涂文孝:

    “什么错漏都行?”

    “不错,形式、规制、器物等各方面均可,这一环节需眼力学识兼备,不过无论哪一方面错漏,都需有理有据才可。”

    “若是双方都挑够三个呢?”

    “那自然更多者为胜,”

    涂文孝顿了顿,眼见梁铮微笑不语,冷冷道:

    “看来梁老师已经成竹在胸了,就请你先来如何?”

    “又不是我在比试,涂老师这话什么意思?”

    “我看也差不多吧。”

    梁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也罢,事已至此,我就帮蒋总一把,这座插山落雨宴虽然奇巧,但过于繁杂,不是宋时文人所喜,所以一直没有流传下来,”

    “就拿刚才来说,附装箸瓶、渣斗,还不如分散放置,本身是现代工艺品,虽然与比试内容无关,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众学者听他语气,已等同于承认与蒋氏父子勾结,可是所指错漏却还是炒刚才的冷饭,不由面露讥讽:

    “梁老师布置了这几日,结果就想到这些个微小瑕疵?”

    “哼,虽说是瑕疵,到底算不得完美,又怎能胜过我精心布置的洛阳耆英会?”

    “好啊!你这是彻底摊牌了?亏你说得出这种无耻言语!”

    众学者大怒。

    看梁铮时,索性闭口不言。

    事实上,刚刚那场洛阳耆英会确是他指示蒋氏父子布置的,自信贴合历史,绝无遗漏。

    因此他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只要挑出对方些许毛病即可,因为对方绝挑不出自己的问题!

    “废话少说,轮到那小子挑了。”

    此时的蒋瑞抢过话头,瞥了任平一眼。

    任平微微一笑:

    “蒋总如此自信,真以为这场洛阳耆英会一点问题没有?”

    说着一指他身后那十三张桌案摆成的宴席。

    蒋瑞冷冷道:“你用不着装腔作势,若不是心里有数,姓蒋的当日也不会和你应下这个比试。”

    “说得好!他要有这么好的眼力,刚才怎么不说?刚刚诸位老师都看过了,连他们都没意见,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来吆五喝六?”

    蒋进文紧跟着帮腔道。

    任平被这二人的莫名自信搞得忍俊不禁:

    “真是蠢呐!刚才诸位老师不过见你们准备不易,又不是专业学者,所以许多问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现在好,既然你们承认这场宴席是那位梁老师帮着一起摆的,那自是又不一样,这么多明显错处,真当他们看不出来?”

    说着不由笑起来。

    梁铮和蒋氏父子三人听了,都觉背心冒汗,不过很快就认定是任平故布迷阵。

    梁铮狠狠盯了他一眼:

    “我姓梁的在南大历史学院钻研近三十年,若说今日栽在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身上,回去立马退休不干!”

    “当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蒋瑞也目光阴沉,看向涂文孝等人:

    “既然诸位打定主意与这小子站在一边,姓蒋的也用不着再留情面,今日之事我会在学术界找人散布,还会给南大寄举报信,”

    “看南大校领导得知你们在学术上舞弊偏袒后,会作何惩罚?”

    “另外,之前的评审协议也就此取消,我九五宫廷有的是关系,到哪儿都能再找到一个评审团队,恕不奉陪!”

    众学者只觉好笑,对于蒋瑞的威胁也不理会,而是不约而同地看向任平,以示鼓励。

    任平不再废话,径直走到那场洛阳耆英会的宴席当中:

    “洛阳耆英会举办于北宋神宗年间,历史闻名,不过和蒋少总刚才说的不同,并非与东晋的兰亭集会比肩,真正与之相似的乃是唐末的香山九老会,”

    “这香山九老会同样在洛阳举行,与会者同样是告老还乡的朝廷文臣,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居易,”

    “当年司马光等人正是因为仰慕白居易的遗风,才举办了这洛阳耆英会,”

    “当然了,这些只是历史知识,说到头也只是蒋少总无知卖弄,还算不上什么错漏,我要问蒋少总的是,知道这洛阳耆英会的真正目的是干什么的吗?”

    说着,看向蒋进文。

    蒋进文本在为他说自己无知卖弄生气,突然被问到,不由一愣:

    “宴会么,还能干什么?当然是喝酒吃饭了?”

    话音未落,一旁的梁铮已抢过来:

    “文人士大夫,除了饮宴,自然还有诗文作乐,这又有什么稀奇的?”

    “既然如此,你的书文桌案呢?难道让这十三人在餐桌上作诗作文?”

    一句话,问得梁铮目瞪口呆,这才想起忘了在现场布置书桌等器具,不光如此,连笔墨纸砚等也一概全无。

    当下强打笑容:

    “虽说要作诗作文,但之前说了主要比较的是餐饮文化,这类书房之物便不算主要吧。”

    “梁老师这话大错!既然复原的是洛阳耆英会,十三位文豪大家一起饮宴,岂可无书桌文案、文房四宝?难道你让他们像市井豪绅一般干吃吗!”

    此时,一位脾气暴躁的学者已忍不住跳出来反驳。

    涂文孝等人知他对梁铮阴谋之举愤怒已极,当下连忙拉住,示意任平继续。

    “这是第一个错漏,有文集雅会而无书桌文案,荒谬之极,”

    “第二个,古代文人饮宴,多会邀人作序,如最著名的《兰亭集序》,蒋少总知道洛阳耆英会的序文吗?”

    蒋进文面红耳赤,一言不发。

    “《洛阳耆英会序》,就是由司马光所作,这有何难?”

    梁铮又抢过来,瞪了任平一眼:

    “臭小子,你到底想说什么!”

    “这只是序,除此以外呢?”

    “除此以外?”

    梁铮一愣,显然一时想不起还有什么流传下来的序文。

    任平悠然一笑:

    “除了《洛阳耆英会序》,当时司马光还写了一篇《会约》,梁老师不知道?”

    话音一落,梁铮猛然觉醒,却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提起这些。

    众学者自然也知道这篇《会约》,而且一听任平提起,就知道他的真正用意,不由面露赞赏。

    只听任平道:

    “这篇《会约》是司马光为了约束十三位与会者而制定的,共有八条,相当于聚会的规矩,其余不相干的就不说了,只有两条,”

    “一是‘为具务简素’,意思是宴席不讲排场,用具不讲奢华,以简单、素净为主,”

    “二是‘朝夕食不过五味,菜果脯醢之类,共不过二十器’,意思是聚会时,主菜不超过5种,下酒用的果脯、肉酱之类,总数不得超过20碟,”

    “总的来说,就是提倡简朴节约,反对奢靡铺张,主要目的是朋友间畅叙友情与诗文作乐,”

    “也是因为这样,这场洛阳耆英会才深得历代文人士大夫仰慕,成为华夏历史上最知名的文人集会之一,可是看看蒋少总摆的这场宴席,嘿嘿……”

(https://www.mbaoge.cc/40_40918/1993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