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职场 > 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余娇娇打完电话,李长乐就问道:“余总,冯家怎么办?一个人都没有。”

冯母也不知道是太放心他们还是慌的根本没想起来,直接把他们给拉家里了,锁门什么的更是没想起来。

小张有点奇怪:“冯玉芬的妹妹呢?她不是放暑假吗?怎么没在家?”

冯玉芬的妹妹他们听说过,叫冯艳芬,学习正经还不错,开学就初三了,按说这时候应该在家啊。

余娇娇刚想说是不是去补课了,就想起来现在可不是补课机构泛滥的后世。

在商都这种大一点的城市倒是有零零星星的补课现象出现,也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

总的来说,还不成规模,只能算个别现象。

大部分人现在上学主要还是看天赋以及个人努力。

父母们对外来的帮助还没那么重视。

石林县这种小县城,尤其是农村,就更不重视了。

甚至有的学生都不知道学习还能找人在业余时间帮自己补课。

自家哥哥姐姐或者邻居哥哥姐姐教自己学习,那不叫补课,那叫监督。

虽然很多人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了,可也是监督着孩子自己努力,并没有想到补课上。

在这个时代,农村的父母比城市的父母更习惯顺其自然。

余娇娇回老家的时候或者下基层的时候聊起孩子学生的问题,就听不少人提起过关于学习成绩和孩子将来的问题。

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学不好,你将来就跟我种地/去工地里搬砖和泥/去厂里干活;你要是能考上大学,老子/老娘砸锅卖铁也让你上。

注意,说这种话的人,并不是只对儿子说,而是对所有的子女。

几十年的新观念潜移默化下来,重男轻女仍然不可避免,但已经比以前减轻很多很多了。

尤其是上学的事。

以前有个论调就是女孩子比男孩子发育早,所以小学的时候很多女孩子比男孩子考的高,甚至初中女孩子也是占据优势,但是高中的时候男孩子发育更上来,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智力都开始长足发展,很快就会超过女孩子,这就证明了在孩子真正长大后女孩子智商不如男孩子。

当然,事实上这个论点是扯淡,我们都知道。

真正的原因出了女孩子比较早熟在青春期受二次性征发育成熟影响更容易情绪化外,其实和很多女孩子随着年龄长大越来越多的承担了家里的家务有关。

咳。

虽然在上学啊工作啊这方面大家基本已经认同女人不比男人差,可是在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觉得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甚至孝顺老人,那都是女人的事。

甚至从女孩子懂事起就会潜移默化的这样教育女孩子。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PUA。

可怕的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甚至在二十年后,有些人还会倒行逆施更加认同这一点,为社会文明的倒退添砖加瓦。

小孙道:“可能是去玩了吧。”

小王也道:“暑假呢,初二的学生暑假作业不少,说不定去同学家做作业了。”

咳,虽然没有补习班,但是学生们凑一起做作业的事情却很常见。

尤其是关系好的学生,别说假期了,可能每天晚上都会凑一起写作业。

小王家有个十来岁的孩子,天天都是去他朋友家写完作业才回来。

搞的她有时候都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生孩子,或者这孩子是不是帮别人养的,不然咋就除了吃饭睡觉平时根本不挨家呢。

余娇娇叹气:“算了,找找他家的门锁,把门给他锁上吧。”

至于冯家西屋的一片狼藉,几个人也没闲着,拿煤渣垫了扫出去,枕巾床单什么的也给剥了下来放到院子里,等冯家人回来了再洗。

就是冯家的门锁不好找。

他们又不好进屋找,结果最后发现门锁就挂在门后的一个挂钩上。

万幸没有锁着,不然他们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正准备锁门的时候,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看到他们就来了个急刹车:“你们是谁?我爹呢?我娘呢?我姐咋样了?”

农村就这样,发生点屁大的事情很快就会传的满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更何况冯玉芬喝农药这么大事?

虽然也听说过别的地方有人喝农药寻死觅活,但塘口镇西边这一片的十来个村子,虽然偶有不和谐,总的来说民风还是不错的,真正闹矛盾闹到要喝药寻死的还没有。

冯玉芬还是第一个。

冯爹去借拖拉机,总要跟人说明白用途的。

家家户户都不是一个人,他一说,人家家里就都知道了。

他们虽然走了,可其他人还在呀,有人跟着来看了下热闹,确认冯玉芬真的被抱上拖拉机拉走了,就有人听风就是雨,赶紧到处传播冯家冯玉芬喝药的事了。

没办法。

谁让冯玉芬不仅长的人才好,还工作好赚钱多。

这样的女孩子娶回自己家里那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现在又不是旧社会讲究什么同姓不婚,只要不是五服之内的亲戚,谁家有儿子的不惦记着点冯玉芬呢?

奈何冯玉芬条件好眼光也高,按说村里也有不少小伙子条件很不差,不管家里条件好本人也老实能干,可冯玉芬就看不上。

她不光看不上本村的小伙子,人家给介绍的别的村的小伙子也看不上。

今天冯玉芬的对象要来冯家认门本来还算遮掩的挺好,可冯母不喜欢王成刚啊,平时跟人交谈的时候就难免带出来,说的多了,有那交游广阔的就猜出了王成刚。

王成刚本人虽然不上进,可他家房子镇上临街,一年租金不老少都知道,倒也没人觉得冯家条件差,就是王成刚本人太混大家觉得冯玉芬就是看上他家条件了。

问题是冯家虽然还没盖新房子,可冯家当爹的在县城开布店,冯玉芬自己在厂里还是个小组长,虽然还有个妹妹上学,可妹妹也很懂事不乱花钱,大家都觉得拼家底的话,冯家并不比王家差。

就是不明白冯玉芬为啥看上王成刚了。

毕竟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凭冯玉芬的条件,就是嫁个城里的有钱人也是使得的。

再者,大家可是知道冯母一心想给大闺女找个条件好的婆家,不然就找个上门女婿的,用屁、股猜都能猜到冯母对王家肯定不满意。

都等着看戏呢。

结果没想到这戏大的,人都快没了。

可不得疯狂外传。

冯艳芬本来在自家后面隔了三条街的朋友家写作业,结果有人串门到朋友家说冯家这个事儿,冯艳芬把笔一扔就往家跑。

结果就看到了五个奇怪的人。

(https://www.mbaoge.cc/54_54927/4107025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