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女配投身祖国建设[快穿] > 第17章 投资教育17

陈老师因为这场聊天,在骤然回到母校——她是从明市三中毕业的——后安心一些,又很快投入到教学之中,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这次,她回来后没有担任班主任,校长让她先和另一个老教师搭档带班,同时让她准备进行一些进修。

        赵晓晴在聊天完毕后处理文件,等到叶老师终于发消息来的时候,和她讨论互动教学的推进,也和她聊了一些回去后的事情。

        叶老师在视频里笑得还是很灿烂:“这里一切都很好——如果你不信的话,也可以问基金会的人。”

        赵晓晴和她在视频两端笑起来。

        没有不相信叶老师的意思。

        只是从上次劝叶老师回去之后,赵晓晴知道叶老师报喜不报忧,叶老师也知道赵晓晴了解她不说坏事的本质。

        这会聊起来,就都笑出来。

        都有点傻傻的。

        赵晓晴笑着点头:“那好,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一定要记得跟我说呀——不然我也会从其他人口中知道的。”

        叶老师说着让赵晓晴放心,之后视频那边传来老人的声音,叶老师说是父母傍晚遛弯回来了,赵晓晴就不再打扰。

        她在上次走访明市高考生之后,这会看着资料,同时把学生们的高考志愿都记载在文档上。

        高考生们选择的专业五花八门,报考的学校也天南海北,不过因为分数都过了一本线,所以学费一般都不会太贵……

        赵晓晴检查完整个表格之后,只是选择出了几名因为专业原因学费和日常学习花销较大的学生,然后记载下来。

        暑假的时间一天天过去,当录取通知书寄送到各个学生手中后,赵晓晴也收到了仙市高中快递来的一本相册。

        相册第一张是大合照,照片的背景是仙市高中大门,门口站着所有高考生,这些学生里互教班学生站在最中间,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张录取通知书,普通班级的学生站在两侧,也都举着手展示出自己手里的未来,照片上题字:

        仙市高中2028年度升学照,

        谨以此感谢所有帮助过学生的人们。

        字迹苍劲有力,是以前签署文件的仙市高中校长的字迹。

        之后翻开第二页,赵晓晴看到校长写的一封感谢信,信上说,本校考上本科的学生一共一百九十三名,几乎是以前的翻倍,很感谢明市三中和向阳基金会对他们的帮助。

        再之后是按照姓名排列的一张张单人照,照片旁的是一段段自白。

        自白是学生们的感谢,也是学生们的自述,是有些人考上大学,只等报到,是有些人自称不是读书的料,虽然麻烦大家,但还是决定去工作。

        赵晓晴一张张把照片和自白看完,看到一段段人生,等到读完,已经是晚上七八点。

        她看到最后几页是密密麻麻的签名,一个个名字郑重写在信纸上,然后夹在相册里。

        赵晓晴把相册放在抽屉,打开微信群,仙市高中的群里都是欢庆。

        说以后会更好。

        隔壁莲峰镇初中的群里也都是欢庆。

        老师们谈论初三学生在这四年里成绩连续提升,升学率越来越高。

        因此,最近两年有不少跟着父母外出读书的学生回到原籍,回到莲峰镇初中读书。

        人变多后,初中附近租房读书的人也变多,书店和打印店都开在了校门口,晚上还有人在学校门口摆摊——虽然后来发现是学生家长为了兼顾孩子与事业。

        总之,连续四年获取好成绩后,莲峰镇初中更热闹了。

        之后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四年前从仙市高中毕业的大学生们毕业后,有人回到了家乡,有人进了基金会,还有人在各行各业发展。

        四年里,基金会的业务覆盖了本省全部地区和附近几个省份,辅助教育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进行工作,和多所城乡学校展开合作,促进学校之间彼此帮扶,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原本只是仙市高中出省状元的时候上过一次新闻,后来每次论及慈善基金,总会有人提及向阳基金会。

        网络上因此偶尔会出现一些争执或赞扬,基金会的义卖也因为知名度更大,而进行地更加顺利。

        ——十年前沈蓉蓉在摆摊时候进行的视频直播保留到了现在,十年前傅齐做出来的官网进行了一些完善,也一直展示在所有人面前。进行义卖的时候,不少人会进那个直播间,看看各所学校的现状,也有人会在官网查看向阳基金会义卖资金的流向,以及过往直播的录屏,然后扒拉出这些学校以前的视频,感慨:

        “不过三年/四年/八年/九年,学校变化就这么大了啊。”

        “这所学校我以前去过,现在翻新了。”

        “看到母校的视频了,可惜母校在前几年撤并到其它学校。”

        “买了玩偶,希望和链接上一样可爱,不可爱当我给教育事业献爱心了。”

        又一年毕业季,学生们离开教室,前往人生下一站。

        周口屯小学从山上搬到山下,带着各类器材和其他学校合并,山上的村民们也终于在当地政府的再三劝说和保证下,搬到了山下说的安置房内,然后孩子们上学更方便,家长们靠着扶持和莲峰镇初中附近越来越繁荣的商业,在附近或者打工,或者制作基金会的义卖商品获取工资,或者重操旧业种田,把蔬菜水果作为原材料供应给店铺或者摊贩们。

        莲峰镇初中随着教学水平的一年年提升,在获取诸多荣誉后,学校附近也多了“学区房”和各类店铺,每年入学时候都有人搬进宿舍,也有人搬进出租屋,然后原本山上的村民在培训后当起小区保安,外卖专员,打印店店员等。

        仙市高中在出了一次省状元后,接下来的几年里,因为其他学校也都发展起来,没有再夺桂冠,但他们这一届高考生中有一名受资助一路跳级的学生是全省榜眼,之前每一届上本率也都在提升,学校发展和周围发展都很好。

        当媒体因为十五岁省榜眼的名号,再度把目光聚焦在仙市高中时,仙市高中应付起采访已经很熟练,一边说些不泄露学生隐私的事情,一边介绍学校发展。

        媒体们一个个跑去之后,又一个个跑回,最后只能写出一篇篇主角全是化名但经历十分励志的报道。

        有人采访到向阳基金会,赵晓晴不在,毕业后在基金会正式入职四年的实习生陈小丽客客气气请记者进来,又客客气气解释了基金会只负责援助不了解学生个人隐私。

        四年前采访过赵晓晴的张晓已经升职成了明市人民报的主编,和基金会众人也一直维持着不错的关系,她打电话过来的时候听到陈小丽诉苦,安慰后问了赵晓晴等人在哪,说有事要采访。

        “不是这次榜眼的事情,放心,我们是正规媒体,不会深挖学生隐私,只是基金会和晓晴的事情。”张晓对陈小丽保证后,知道赵晓晴和周冰、沈蓉蓉等人分别去了其他省办事,还有段时间回来。

        张晓说:“那我等等吧,这事还不急。”

        等到赵晓晴回来,张晓才约她在餐厅吃饭,轻描淡写说:“你入党了吗?”

        赵晓晴回忆一下,还真没有。

        当初在校的时候太咸鱼,毕业后就没注意这件事了。

        “那来先入个党吗?小道消息,今年有人知道你的事迹后想提名你做本省优秀党员,结刚开始走程序,才发现你根本没入党。”

        赵晓晴吃水果的手顿在原地,神色有些呆滞。

        张晓看她这样,大概猜到一些,还有点感慨:“其他人托我问你为什么不入党的时候我还有点疑惑……还以为你不想入呢,毕竟按你的条件,在校或毕业想要入党都太简单了。”

        “我、忘、了……”

        赵晓晴开始是咸鱼到懒得入,后来是加班到没时间想,再后来基金会的摊子越来越大,赵氏集团经理人那边也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变多,就完全没想过其他事。

        “那这个先放着。”张晓笑笑,安慰说,“现在有时间接受采访吗?本年度感动明市十大人物,你在提名之上,能给明市人民报一个独家吗?”

        她拿起杯子当话筒,赵晓晴就在这简单说了一些。

        最后张晓采访完,跟着去基金会看了仙市高中寄来的五本相册,以及其他学校的信件或是礼物,很快写完采访稿。

        她说:“过些天就刊登。”

        赵晓晴看到报道的时候,看到自己作为感动明市十大人物候选人出现,简介里主要是自己和基金会的事情。

        然后基金会在各平台账号的粉丝涨了一些,基金会官网上的浏览量也比平时更大,大约在浏览量增加的几天后,进行义卖的商品的销售量开始增加。

        当赵晓晴正式成为感动明市十大人物之后,明市人民报为入选的十人,每人都发布了一篇报道。

        这次的报道不是以入选人为主,而是以“别人眼中的ta”为主题。

        赵晓晴的那一篇报道,采访的是受过资助的学生。

        明市人民报:别人眼中的她在偏远地区奔走,为万千学生支援,她是感动明市十大人物赵晓晴,也是学生们眼中的“她”——

        随后的视频里,是戴着面具或打码后的学生采访录像。

(https://www.mbaoge.cc/60966_60966459/4101345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