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富二代的古代悠闲生活[种田] > 第6章 六、狼牙土豆

虽然赚钱事业暂时停滞,但是为赚钱做的准备不能停。

        现代的美食种类繁多,孙明琴也算是个吃货,吃过的美食不计其数。可大多数菜色她只知道大概怎么做的,要是擅长厨艺的实验几次说不定就能成了。可惜孙明琴两辈子都没下过厨,只会吃不会做。

        家里倒是有个会做的,可是要真把这些东西完全毫无保留地教给二婶赵氏,甚至连摸索的过程也要她一起参与,孙明琴是半分安全感都没有。这些东西虽然也不是孙明琴的原创,但是在这个年代却是独一份的,任何一种好好做,做好了口碑都是可以受益好几代人的产品。

        其实就算是看着孙明书的面子告诉她一两样配方也不算什么大事,可真要让她知道了自己能通过这些东西换回银子,那更要扒着家里吃一辈子了。

        对孙明琴来说,多养孙家这几个人也没什么。但是想到赵家那越生越多的一屋子人,孙明琴就头痛。

        家里刚好有前几天孙明棋挖的猪鼻孔晒好了,孙明琴直接从簸箕里抓了一把准备拿来泡水喝去去火。

        猪鼻孔是这边的土话,现代更耳熟能详的名字是折耳根。在现代这猪鼻孔可算是一种网红菜,爱的人爱死,讨厌的人连味道都闻不了。孙明琴读书的时候吃狼牙土豆那是必放的,毕业后再没去过学校门口的小吃街,也再没遇到这道小吃。

        来到这边,田埂上多长有这猪鼻孔,可惜这边还没有人食用,都是家里的小孩子割了当猪草,人是不大吃的。只有蓄老了的,挖来晒干存着,上火的时候泡水喝降降火。

        因着本朝开国皇帝的原因,当下百姓的饭桌子还算丰富。许多后世的吃食已经初具雏形,各种基础调味品也已经有售卖的了,甚至各家都会自己晒制剁辣椒,一个镇上也总能找到专门酿醋的醋坊。酱油会难找一些,一般杂货店也进货不多,算是家里收成好的人家才能吃得起的调味。

        孙明琴来这边很少馋嘴,因为孙家的伙食开得好,赵氏的烹饪水平也在线。每天早晨新摘的瓜果蔬菜,再由自家喂养的猪肉炼制的猪油混合着自家菜籽打出来的菜油炒出来。别人爱不爱吃不知道,孙明琴可是最爱这种带有食物本身香味的素菜了。

        天天吃清淡的习惯了,但现在一想到前世吃的狼牙土豆,重麻重辣,香料刺激味蕾的垃圾食品味道,唾液忍不住自动分泌了出来。

        其实做狼牙土豆并不难,将土豆用特制的刀具切了,放进油锅炸熟。再用各色调料,尤其是辣椒面、蒜水和切成小段的猪鼻孔一调,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狼牙土豆就成了。

        材料都是现成的,孙明琴只需要告诉赵氏怎么做就好。赵氏虽嘴上厉害,对于孙明琴的要求可不敢不当一回事儿。连忙去地窖寻了几个过冬前囤的大土豆,一半切成了细长条,一半切了薄薄的圆片。两样都拿大盆装了,加水泡着,泡去多余的淀粉。

        为了以后能够保证核心技术保密,孙明琴决定自己来弄蒜水。蒜水其实很简单,招来家里两个不用去读书的小萝卜头帮着剥蒜。

        孙明棋本来就跟小姐妹约好一起去割猪草,孙明琴原想着让她们帮忙给找点嫩一点的猪鼻孔。可看着孙明棋的脸又说不下去了,只跟孙明画说:“我也要去找猪鼻孔,跟你们一起去吧。大姐不太知道哪里有猪鼻孔,明画可以带大姐去吗?”

        孙明礼正是爱玩的年纪,忙拉着孙明琴的裙摆:“大姐大姐!我也要去。我晓得哪里有猪鼻孔,我带大姐去。”

        看着哥哥姐姐都要出门,孙明义自然也要凑热闹,奶声奶气地在那里嚷嚷;“明义也要去,明义昨天跟奶奶出去的时候看到咱家的田埂上就有猪鼻孔。”

        大李氏坐在正屋外的屋檐下纳鞋底,老年人就爱热闹,听着小孩子闹腾就让苏明琴把几个小的都带出去:“他们几个也不像别家的孩子在外面疯玩,难得你愿意带他们几个出门,他们肯定乖乖跟着你不敢惹麻烦。”

        “明义才不会惹麻烦!”孙明义马上大声反驳道,在他的世界里自己是最可爱的孩子,怎么可能是麻烦呢。

        孙明礼稍微大点,但也是屁事不懂的小萝卜头,在旁边拽着孙明琴的裙摆小声说:“大姐,爹娘都说明礼最乖了。”

        也只有小孩子才会把大人随口的一句玩笑话当真。

        孙明琴虽和自己的亲弟弟孙明诗关系最好,但是孙明义和孙明礼是最招人疼的时候,又对自己很黏,实在是没有理由不喜欢这两个小萝卜头。

        当下被萌得不行,拍拍明礼的脸蛋哄道:“我们明礼最乖了。”

        去挖猪鼻孔其实走的不远,去自家田埂按孙明琴的脚程也走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孙明琴也就懒得换衣裳,只带上孙氏给的帷帽便出门了。

        一路上孙明义是最开心的,一个人迈着小短腿跑在最前面,孙明琴怕他摔倒,只有跟在后面紧盯着,一手还得拉着孙明礼。

        这运动量对孙明琴来说可不低,她心里叫苦不迭。早知道带小孩这么累还不如就让明画给帮着挖回来了,大不了就是多孙明棋几个白眼嘛。不累不疼的,人就是不能太要脸!

        在乡下挖野菜是不能在别人在田埂上挖的,只能在自己田埂上或者是无主的坡地林地上挖,几人很快就来到了孙家的地边。猪鼻孔都是一丛一丛地长着的,孙明琴要用的不多,找个两三丛挖了也就是了。只是这拌狼牙土豆得取其根部切成一小节一小节的,孙明琴也不用自己明着躲懒,两个小的就已经干劲十足地在那里用弯镰刀挖起来了。

        “一个当姐姐的,让小弟干活,自己在旁边叉着手玩。真好意思。”孙明棋在路上等了一会儿自己的小姐妹,晚了一刻才走到这边。

        村里的小姑娘都是每天成群结队地到塔山上割草拾柴的,塔山里没什么大型野兽,但是毕竟是小孩子,一个人遇到拐子或者走岔路了,在山里实在难找。

        这会儿跟在孙明棋后面的是她最好的几个姐妹,两个赵家的姑娘,都是孙明棋的亲表妹,一个孙家远房女儿唤作二丫的,还有一个叫孟莲的小姑娘,她哥哥也在孙昌家的私塾里读书,平时常常听明诗说起读得不错的。

        孙明棋平时在外面也是孩子王一样的人物,特别是在女孩子中。她是村长的孙女,吃穿样样拔尖,哥哥又出息,她自己也爱出头。村里差不多大的女孩子都还怯怯懦懦的,她这样泼辣的就显得特别了。

        此时她想说什么就脱口而出,后面跟着的几个小姑娘听了她的话不尴不尬地站在后面。只有二丫小声叫了声:“琴姐姐。”

        孙明琴对于孙明棋的这些话早都免疫了,只冲着二丫笑了下,本想顺嘴问句话,又怕自己随口一说,对自己没什么影响,回头搞得孙明棋孤立二丫就不好了。

        于是也懒得理孙明棋,看着两个小子已经挖得有几两根了,便让两人不要再挖,拍拍手手上的泥先回家了。

        回去的路上孙明琴一手拎着小篮子,身后跟着两个跟屁虫叽叽喳喳地说话倒也很快就到家了。小李氏看见两个儿子回来就忙拉着两个小子去洗手了,顺便接过孙明琴手上的篮子说一道去洗干净了。

        孙明琴正好把已经剥好的大蒜臼成蒜泥,再加上少许盐,用大概五倍的温水冲开,静置个把时辰蒜水就算好了。

        准备好蒜水,小李氏也把猪鼻孔收拾好了。

        孙家的小孩子是不能动菜刀的,孙明琴又央小李氏顺手把猪鼻孔切成小节,又切了些葱花芫荽小米椒备用。

        准备工作做好了,孙明琴也不急着弄。狼牙土豆好歹是个新鲜玩意儿,总要等家里人都回来了一起吃,不然落了谁都不好。

        孙明琴这人性格里带着很强的现代大城市人的特点,说的难听点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其实就是爱恨分明,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她跟人算得清楚,这人对我好我也就对他好,这人对我不好,我也不会舔着脸往前凑。

        虽说有时爱恨并不由人自己控制,但这样既不会有人得寸进尺,也不至于一腔热血都喂到了狗肚子里。

        孙明琴每日孙氏只给她安排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学习针线,其余时间都是随她自己安排的。她自己因为上一世的课外班实在上得不少,琴棋书画多少都会点,为了以后拿出来用不突兀,自己每日会花一个时辰要么临摹孙昌家的藏画,要么假装看看家里存的那两本琴谱。

        再撇脚的三脚猫功夫也不可能是凭空就会的,孙明琴从不敢轻易亮出自己的实力,就是怕家里人怀疑。

        因着有事可做,这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春日里七八点天就黑了,所以孙家都是晚上五点,也就是酉时进夕食。夕食都很简单,几个小菜再加一碗稀饭就得了。今日要炸狼牙土豆,索性连小菜也不用做了,只加一小把小米熬一碗稀稀的米汤出来就可以了。

        孙明琴指挥着赵氏加了小半锅油,这油折耗不大,炸完后再盛起来用就行了,所以赵氏也没多说什么。土豆要炸到什么程度孙明琴也说不清楚,只看着油在冒热气了,就让赵氏一股脑儿把切成长条的土豆加进锅里,中间再搅几下,用竹签能插动了,就可以用漏勺捞起来装进大盆里。

        各色调料都是预备好的,只需要按比例加进去,搅拌均匀就行。不知道狼牙土豆就是这么好上手还是赵氏的厨艺在孙家锻炼出来了,明明只加了盐、花椒面、辣椒面,再用蒜水一浇味道就出来了。最后添上刚刚切的葱花、芫荽和猪鼻孔,孙明琴尝了一个,也偷偷在心里赞一句“就是这味儿。”

        夕食时,大家都被这麻辣鲜香的狼牙土豆征服了,直夸好吃。孙明琴看着大家喜欢吃也乐滋滋的,想起来还有切得透光的土豆片,忙让赵氏去煮了拌拌剩下的汤汁也好吃。

        听到这话,赵氏一拍手,哎哟一声:“我刚刚寻思这土豆片也和这土豆条一样的炸了,谁知才放进油锅里,一眨眼功夫就给炸干透了。我忙捞出来,这会儿还搁灶台上呢,原来竟是要水煮的,可糟蹋好东西了。”

        孙明琴一听炸干透了,心里就觉得有点熟悉,忙到灶房里一看。嘿,这不就是后世的薯片嘛!

        这赵氏可算歪打正着了,这薯片的口感可是一绝,当做闲暇时的磨牙小零食十分上瘾。复杂的料理孙明琴不会,撒撒调料这种还算难不倒她,往炸干的土豆片上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就可以了。

        这薯片用簸箕再端出去,孙家这几个孩子又欢呼起来了,今天的零食可是现代小孩子的最爱。能征服现代小孩子挑剔的味蕾,古代的小孩子更是不在话下。

        只是孙明琴看着家里几个男孩子吃的满嘴是油的样子,不禁有些担心,这现代的垃圾食品给小孩子吃多了不会都青春期开始发胖吧。

        这孙家的伙食跟现代的普通家庭差不太多,现在自己又给他们鼓捣这些重油重盐的吃,吃得脑满肠肥的可怎么办啊。只是幻想一下现代电视剧里面的员外爷那一个一个的体型,孙明琴就一阵恶寒。孙家的遗传基因可不算差,这粉雕玉琢一个个的要是以后长残成那个样子,那孙明琴可算是罪孽深重了。

        所以,孙明琴在心里暗暗道:“以后还是少鼓捣一点垃圾食品,多做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吧。”

(https://www.mbaoge.cc/69655_69655032/4085176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