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治愈炮灰之路 > 第169章 顶罪的娘 2

顾瑾大半个身子都靠在姜浩瑜身上,道:“母亲是听这个嬷嬷说的吗?您有所不知,她故意让浩瑜穿披风,实则是想要让公中再给浩瑜出一笔意料银子,现在夫君刚走,钥匙浩瑜奢靡,外人怎么看他?母亲若是不信,可以让人去查这个嬷嬷的屋子。”
  话音刚落,嬷嬷面色大变,已经跪了下去:“侯夫人,奴婢没有,奴婢不敢!”
  杜氏最恨的就是下人蒙骗于她,更别提嬷嬷还因为一己私利利用她斥责儿媳妇,落在外人眼中她成了什么?这些仆妇手中的剑么?
  她当即命人去查,不过两刻钟,护卫就搜查出了一堆金银摆在杜氏面前,她冷声道:“把这个欺上瞒下的贱婢,拉下去杖毙!”
  此时众人都还在渊院当中,嬷嬷还在跪地求饶,就被人拖走了,她急忙向顾瑾喊道:“世子夫人,奴婢伺候世子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求您饶过奴婢这一回!”
  高居上首的世子夫人,把玩着自己的指甲,并未看她一眼。
  嬷嬷哪能这么认命,转眼看见一旁的姜浩瑜,大声凄厉的道:“大公子,求您了,奴婢起了贪念,是奴婢不对……但不至于被杖毙……求您饶命!”
  这嬷嬷自小伺候姜浩瑜,见她这样狼狈求饶,他动了动嘴角,刚想要说话,边上的顾瑾已经大怒:“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犯了错事就该被罚,你昧下银子的时候,就该想到这样的下场!”
  这话既是说给嬷嬷听的,也是说给姜浩瑜听的,免得他以后不知天高地厚坑死自己的亲娘。
  以前的秦悦如不插手自己儿子的教养,但如今顾瑾不会放任不管,不会任由杜氏过于宠溺他。上辈子秦曰如帮他顶罪,但想也知道,不是每次都那么巧有人替他顶罪的。就他那样的性子,早晚还得做出错事。
  她语气森然,杜氏颇觉得有理。这婆子见使唤不动她,还想让姜浩瑜听她的话,要是这一次不把她收拾了,日后她的胆子会更大。
  “拖下去!”这一次杜氏的语气更加严厉,拖着婆子的人本来是怕主子反悔,自己日子不好过,见状不敢再拖延。
  拖人的时候还顺便捂住了嘴,很快外面就传来板子打在肉上结实的声音。
  姜浩瑜自小都是被宠着,自然没有见过这种血腥的场面,杜氏怜爱的看着他:“浩瑜,跪了一夜累了吧?快回去歇着。”
  姜浩瑜飞快的起身跑了。
  走前甚至都没有向顾瑾这个母亲行礼,招呼都没打,可见这个母亲在他心中的地位。
  顾瑾垂下眼睛,那边杜氏又在说教:“你也是,浩瑜还在长身体,你让他跪了整整一夜,还是不是亲娘?不知道心疼儿子?”
  “母亲,浩瑜是夫君的儿子,给他跪灵本来就是应该的,要是浩瑜都不在,那他也太孤单了些。”说到这里,她眼泪落了下来。
  倒不是顾瑾对于这个便宜夫君有多少情分,而是原身的情绪作祟,生理性的想要落泪。
  提及儿子,杜氏的眼泪也落了下来:“智飞这两日就到了,到时候有他和几个孩子,智渊不会孤单。”
  姜智飞,姜智渊的同胞弟弟。
  杜氏这一辈子就得了两个儿子,且这府中,连个庶出都没有,可见她的手段。
  又说了几句,杜氏就起身告辞了,看到她脸上的黑眼圈,临走前丢下一句话:“今日不用请安了!”
  还请个屁!就是她不吩咐,顾瑾也不打算去请安的。
  这跪灵每日午后开始,一直要到半夜,谁跪谁知道,那是真的连走路都成问题。
  有人送了膳食上来,一碗素粥加几个小菜,现在家中守孝,确实不能吃荤腥,顾瑾随便用了膳,正准备回去睡觉,却见门口处来了四位素衣美人。
  这些就是姜智渊的妾室了,全是杜氏赏下来的,里面有两位甚至出自五品官员家中。
  本来的官家嫡女,被一个商户出身的女人压在头上,不用想都知道她们对原身是个什么态度了。
  她这会儿很累,也不想和她们纠缠,起身吩咐道:“今夜,你们也一起去跪灵吧。”
  几人面面相觑,想要再问时,顾瑾已经转入了内室。
  姜智渊对于原身,也许是有几分真心的,这些女人的院子他很少去,谁也没能生下孩子,也不让她们以下犯上。秦悦如对姜智渊就更不用说,满腔情谊都在他的身上。
  所以,未亡人给姜智渊跪灵,她找了理由把这几个女人关在自己的院子里抄佛经,私心里不想她们去灵堂。
  因为这个,秦悦如最后还落了个不能容人的名声。
  跪灵又不是什么好事,都去跪吧。
  她回房睡了一觉,被身边的丫鬟摇醒了,“夫人,姑娘来了。”
  想起她口中的姑娘,顾瑾扶住额头,丫鬟口中的姑娘就是秦悦如的女儿姜嘉瑜了,那也是个……“请她进来。”
  小姑娘才八岁,身形圆润,气鼓鼓的走到床前,说道:“娘,我想吃肉!”
  爹都死了还要吃肉?

  其实这两个孩子对于姜智渊的感情都很淡薄,姜浩瑜还好,平时姜智渊会考校他的功课,对于父亲他只是觉得严厉。
  哪怕是严厉,也好歹有个好印象。而对于姜嘉瑜来说,爹在她心里只是一个熟人,平时本就见不到几次,没了就没了吧。
  她是侯府嫡出的女儿,平时吃穿用度从未短缺过,顾瑾叹口气道:“你爹没了,你得守孝。”
  小姑娘瞪大眼睛:“守孝就不能吃肉吗?”
  “是,不能吃肉。”顾瑾伸手取下她头上的粉色簪花:“也不能戴花。”
  又看向她身后的丫鬟:“谁给姑娘戴的花,找嬷嬷发卖了吧。”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丫鬟变了脸色:“夫人,花是姑娘自己想要簪的……奴婢……”
  顾瑾抬手:“不能规劝主子,以致于主子险先失礼,说什么都没用。”
  不过短短一日,世子夫人发落了大公子身边的嬷嬷,又发落了姑娘身边的丫鬟,以前对下人很随和的夫人,似乎因为世子没了之后性情大变,不过是她又吃一顿饭的功夫,再出门时,路旁碰到她对她行礼的人,弯腰的弧度都比往日深了几分。
  顾瑾见得多了,并不觉得奇怪,前往灵堂。
  而灵堂中,此时多了许多人,为首的人二十多岁,长相与姜智渊颇为相似,看到她进门,微微欠身:“嫂嫂节哀。”
  他身边的女人轻哼一声:“嫂嫂的命速来硬,依我看,大哥的死兴许就是她克的……”
  顾瑾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到她头都偏向了一边。
  安静的灵堂中,清脆的巴掌声让所有人都震了震,不待杜氏发怒,顾瑾冷笑道:“夫君是为了救太子而亡,你这个话,完全可以再大声一些。”
  小杜氏捂着脸面色难看,死死的瞪着她。
  姜智渊为了救太子而亡,宫中那边是有优待的,如果这时候传出什么被妻子相克的名声,宫中的皇上难免心里嘀咕,如此一来,哪怕再有优待,也是有限。
  其实姜智渊死了,哪怕皇上让他以侯爷之礼下葬,死后再荣光,得利的都是侯府还活着的人。
  别说顾瑾,就是姜智飞,也不会让她胡说八道,他立即呵斥道:“别胡说八道!”
  小杜氏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转身就跑了。
  姜智飞拱手道:“对不住嫂嫂,大哥也是她表哥,她伤心过度,您别和她一般见识。”
  远远的,姜浩瑜耷拉着脑袋过来,在看到见姜智飞的那一刻,立刻大喜:“二叔,你何时回来的?”
  姜智飞笑着拍了拍他的背:“又长高了,小男子汉了,上一次给你带的书你看了没有?你喜不喜欢?”
  “喜欢!”
  姜浩瑜脸上的喜悦是真心实意的,顾瑾垂下眼眸,姜智渊的忙碌,秦悦如对子女教养上的疏忽,杜氏的溺爱,姜浩瑜不长歪都对不起他二叔的一片“苦心。”
  顾瑾转眼看向一旁的三个小少年,最大的只比姜浩瑜小两个月,今年也是十岁,小杜氏生的,剩下的两个都才五岁,是庶出。
  她柔声道:“那是你们大哥,往后得空了去找他带你们玩,他最会玩了,还养了蛐蛐,也有许多好看的话本。”
  几个孩子眼睛一亮,姜智飞和侄子寒暄够了,一转眼,自己几个儿子已经凑到了侄子边上,问起蛐蛐和话本来了。
  他顿时只觉得青筋直跳,正想阻止,顾瑾已经拿过一炷香递到他的手里,说道:“夫君若是知道你如此“疼爱”浩瑜,定会欣慰的,都说头七那日他会回来,到时候说不得会亲自跟你道谢。”
  她一边说一边哭,语气诚挚不已,姜智飞莫名觉得手臂上鸡皮疙瘩一层层的往外冒。
  没多久,小杜氏就回来了,杜氏那边不容许她不跪灵,哪怕小杜氏再是她侄女,再得她喜欢,也还是比不过她骄傲的长子。
  到了晚上,就像是杜氏说的那样,跪灵的人多了之后,顾瑾跪在最前面,右侧是姜智飞,左侧是姜浩瑜和他堂弟,再后面一些,就是姜嘉瑜,还有小杜氏带着庶子,最后面的,就是那几个素衣美人。
  天色渐渐晚了,顾瑾察觉到自己的膝盖麻麻的,跪得太久了找不到知觉。但是偏偏她身为未亡人得从头到尾的跪,就连装晕回去睡觉都是不成的。正想着呢,身后传来一声惊呼,最后面的一个素衣美人晕了一个。
  顾瑾:“……”不是想来吗?怎么就一会就晕了?
  她清咳一声,道:“去请胡大夫来。”她不能走,谁也别想走。
  有白天积下的威严,此时,边上的丫鬟飞快的就下去了。
  很快,胡大夫带着徒弟拎着药箱飞奔过来,由于那女子晕倒后并没有人靠近,此时她自己还斜斜躺着,都说要想俏,一身孝,她此时露出了姣好的身形,让人怜惜,小杜氏见此轻哼一声。
  胡大夫是个留长胡子的老头,扫上一眼后,唤了两声,人不见醒来,就掏出一根比手指还要长的银针,愣是从肩上正根没入,看得周围的人嘶了一声。

  顾瑾眼皮跳了跳,任何一个医者都能看出那女人是装晕,胡大夫特意拿出一根长针,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为了吓这些人。
  随机一想,就明白了老大夫的意思,现在天已经黑了,这法事要做到深夜,越往后越难熬,要是他好好的把这人治好了,等一下那些纤弱的美人还不得一下晕一个?那他今夜都不用睡了,专门等着治人吧。
  晕倒的素衣美人是最后一个进门的,是户部主事的嫡女吴紫兰,上头有三个哥哥,是杜氏亲自去求来的。
  户部主事本来不乐意自己的女儿做妾,但是侯夫人亲自上门相求,受宠若惊之下也不敢拿大,也就同意了。
  吴紫兰还是今年年初进的门,算起来她也只是和姜智渊相处了半年,且他有大半的时间都是留在主院,所以,她伺候姜智渊大概十次都没有。
  这种情形下,要说她对这个男人有多情深,顾瑾是不大相信的。所以,这会儿她装晕不想跪灵也能理解。
  理解归理解,但是不能让她回去,若是开了这个头,往后就收不住了。
  看到胡大夫的银针,有那心思的人都老实跪着,不敢再出幺蛾子了。
  顾瑾对这种情形颇为满意,虽然她站不起来,但这满屋子的人,也就姜智飞能自己勉强行走,其余的,都是由丫鬟扶回去的。
  今天她照样没打算去请安,她并没有想过要当一个孝顺儿媳,理由都是现成的,夫君逝去伤心过度导致性情大变。
  头七一过,宫里就来了圣旨,承恩侯世子姜智渊救驾有功,特以侯爵之礼下葬,封武安侯。其妻秦氏为武安侯夫人,从一品诰命,其子姜浩瑜为承恩侯世孙,并令武安侯早日入土为安。
  上辈子也是有这道圣旨,顾瑾平静的上前接旨谢恩。

(https://www.mbaoge.cc/93811_93811142/4679284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